明代的于谦简介 :从救明英雄到锒铛入狱,忠心烈义如青天一样恢弘
“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之独恃,为权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国难当头以一己之力扶大厦之将倾,用宽厚的肩膀撑起大明王朝整片天,于谦是如何用光明磊落的一生来诠释“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呢?

一、救难之姿,经世之才
于谦的高祖、曾祖、皆仕元朝,祖父则在洪武年间任工部主事,不过于谦最喜欢的“偶像”却是南宋末年的“忠烈”名臣文天祥,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着于谦走上了和文天祥几乎一样的人生。
志向高远的于谦在少时便展现了不同于其他孩童的壮志,八岁时作对曰:“赤帝子,斩白蛇当道”,为人侧目,还曾被一僧人称之为“他日救时宰相也。”后来,于谦以辛丑科进士踏上仕途,被授为御史。

“音吐鸿畅,帝为倾听”,有着“明朝包拯”的顶头上司顾佐是个不好相处的人,这位对属下极严,能让朝纲肃然的大佬却自认为自己的才能在于谦之下。明宣宗朱瞻基在御前奏对上也记住了于谦,在平定叔叔朱高煦之乱中,宣宗不仅让于谦伴于自己左右,更点名他来骂朱高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
这次出征让宣宗看出了于谦的水准,于是他先后任命于谦巡视江西、陕西。“代天子巡狩”,于谦巡按江西时平反数百起冤狱,在前后的功绩加持下,宣宗亲手写于谦的名字,将他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二、社稷危难,大明将亡
由于于谦在任上颇有政绩,他受到了明宣帝和辅政的“三杨”的重视,只要是于谦所上奏的事,“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辅政三杨先后逝世,常年被压制的太监王振开始掌权。衮衮诸公争相向王振行贿,于谦不但不送礼塞钱,还写诗嘲讽,“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这个未来要祸害明英宗和大明朝的太监先把于谦祸害了,他把于谦陷害入狱,原本判了死刑。不过于谦的名声太好了,百姓们纷纷为他联名上书,压不下去的王振只得借口抓错了。在山西、河南的藩王、官吏和百姓的高呼下,于谦又继续担任巡抚,前后共十九年。

眼见祸害于谦不成,王振又把目光放到了明英宗朱祁镇身上。从小听着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北伐故事的英宗表示非常向往,想要大展拳脚,王振于是投其所好,建议英宗御驾亲征。事实证明,皇帝头脑一热拍板的决策都会坏事,时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谦和上司兵部尚书邝埜坚决反对,无果。
“土木堡之变”中,二十万明军全军覆没,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赢、兵部尚书邝埜等五十二名跟随明英宗远征的高层皆死于混战中,太监王振自然也没有幸免,英宗则被瓦剌俘虏。当前线战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大明要完了。

三、国之柱石,社稷为重
于谦在这危难关头站了出来,“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他不希望强盛的大明要落得晋、宋那样南渡偏安,他不希望自己重蹈文天祥的无力。在于谦的强硬态度下,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外有蛮横的瓦剌大军威胁京师,内还有王振的同党作乱,加上郕王不如太祖、成祖的英明神武,于谦的救难之路简直是地狱开局。“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国家不可一日无君,于谦请立郕王为皇帝,是为明代宗,代宗也将国事悉数委托给了于谦,这段君臣佳话最终使得大明转危为安。

“当是时,上下皆倚重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在稳定了朝堂之后,于谦带着诸将率军在九门外列阵,誓与京师共存亡。于谦的悍不惧死鼓舞了众人,人人都主张坚守作战,成功遏制住了瓦剌攻势。而瓦剌则没有想到自己不仅没有通过俘虏的英宗占到一点便宜,反而在北京城下折兵损将。
于谦坚决拒绝求和,还对那些提倡讲和的文臣武将痛骂一通说:“我与彼不共戴天,理固不可和。万一和而彼肆无厌之求,从之则坐敝,不从则生变,势亦不得和”。而求和也意味着被尊为太上皇的英宗将要归朝,已经是皇帝的代宗自然不愿意,于是两人一拍即合。

四、人心不古,功臣陨落
不过令代宗和于谦猝不及防的是,在礼部左侍郎杨善等人的私自谋划下,羁留塞北一年的英宗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兄弟相见,可以说是分外眼红,为了避免自己丢失皇位,代宗将亲哥哥关在深宫之内,日夜派锦衣卫盯梢,这一关就是七年。
虽然代宗嘴上说着不想当皇帝,但他的行动却相当诚实,甚至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更改皇储。虽然代宗被立为皇帝,但大臣们都认为他只是摄政,最后还要归政于皇太子朱见深的,出于舐犊之私,代宗废了侄子,改立独子朱见济为太子。

于谦没有为朱见深含喊冤,而他的这份沉默为自己的身死埋下伏笔。由于性格的刚正不阿,于谦树敌众多,觊觎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敌人也很多。眼见代宗和于谦牢不可破,废太子朱见深也只有十岁,于是投机分子们把目光放到了被软禁的英宗身上。
被立为太子的朱见济夭折,而代宗也因为重病一时放松警惕,结果大臣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迎接英宗恢复了帝位,“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他们又编织了于谦的罪名,将于谦害死。不过人在做天在看,徐有贞、石亨、曹吉祥因为互相争权都没落得好下场,他们此前密谋杀害于谦之事得以真相大白。

可以说于谦拯救了危于累卵的大明朝,他凭借一己之力扶大厦之将倾,因此得到明代宗朱祁钰的信任。然而这位保全明朝的功臣却没能保全自己,竟然被诬陷为“谋反”的罪名处以死刑,这是何等讽刺。好在明宪宗朱见深是位仁慈皇帝,他没有为曾经的被废而埋怨代宗和于谦,以德报怨,因为他在心里尊敬这位大明的英雄,“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