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赵世炎简介和事迹(李鹏总理的舅舅赵世炎烈士)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7 11:01:47    

赵世炎烈士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赵世炎1901年4月13日出生在四川酉阳县(今重庆酉阳)龙潭镇的一个富裕家庭里,他的父亲赵登之是当地的大地主兼商业主,赵世炎兄弟姐妹九人,他是“老八”,他有四个哥哥、三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他的姐姐赵世兰和妹妹赵君陶也是著名的革命者,妹妹赵君陶比他小一岁,就是李鹏总理的母亲。

赵世炎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4岁入私塾,11岁进龙潭高级小学。1914年,赵父得罪了当地的恶霸,不得不带着五个未成年的孩子迁往北京。1915年8月,赵世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在附中念书的这几年,赵世炎的思想发生了激烈的变化,他认识了李大钊先生,由此投入新文化运动当中,并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在“五四”运动中被附中学生推选为学生会干事长,五四运动持续了两三个月,由初期的学生运动发展成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运动中,赵世炎政治思想也发生了转变,开始追求社会主义。1919年7月,从附中毕业的赵世炎加入了李大钊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毛主席和我党早期革命活动家邓中夏、蔡和森、恽代英等人都曾是这个学会的会员。

1920年5月,赵世炎赴法国勤工俭学,在路过上海时,看望了陈独秀,跟陈独秀建立了联系。在巴黎赵世炎成为当地华工运动的领导者,先后发起了拒绝巴黎和会赔款、攻占里昂中法大学等等运动。

1921年2月,赵世炎接到陈独秀从国内的来信,与刚从国内过来的张申府取得联系,于是赵世炎和周恩来、刘清扬、张申府、陈公培成立了小组,如今这个小组被称为“旅法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6月,赵世炎与周恩来等十八个青年在巴黎创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会议选举赵世炎为书记,周恩来为宣传委员,李维汉为组织委员。同年秋,王若飞和陈延年加入少共。也就在这一年,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成立,赵世炎任中国共产党法国组书记。这一年,赵世炎由胡志明介绍还加入了法国共产党。

在旅欧少共成立前一个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已在广州召开,同年10月,旅欧少共投票决定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2月,少共根据党中央指示,改名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同时选举周恩来为新的执委书记。同年3月底,赵世炎与王若飞、陈延年、陈乔年等人12人根据党中央指示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夏,赵世炎列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7月,赵世炎和任弼时一起经海参崴回国。

回国后,赵世炎成为李大钊的得力助手,协助李大钊领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担任我党北京地委书记。赵世炎非常重视工人运动,赵世炎干过最著名的事,就是为了声援上海人民的斗争,组织发动的工人大罢工,例如天津日商纱厂大罢工、开滦五矿大罢工、天津海员大罢工、赵各庄矿大罢工等工人运动。

1925年五卅惨案后,我党为加强北方各省的领导工作,在北京成立了以李大钊为首的北方区执行委员会,赵世炎任宣传部长,并兼任北方区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1926年5月,作为北方工会组织代表团的负责人,赵世炎出席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和邓中夏等人都是大会主席团的主席。

会后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被留在上海工作,担任江浙区委组织部长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时任江浙区委书记是罗亦农。1926年7月,国民党从广州开始北伐,革命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江浙区委积极组织暴动,以迎接北伐。1927年3月21日,在陈独秀、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等领导和指挥下,上海工人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这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一次壮举,为北伐军在江浙战场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4月12日,蒋中正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4月28日,李大钊在北京被杀害,革命形势急转直下。与此同时,我党的五大在武汉召开,赵世炎出席了五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1927年6月,中央根据形势撤销江浙区委,组建江苏省委和浙江省委,江苏省委仍驻上海,由陈延年任书记,赵世炎调武汉中央工作,但由于上海任务繁重,赵世炎一直滞留上海。不久陈延年被捕,赵世炎代理省委书记。7月2日这一天,由于叛徒韩步先(省委秘书长)的出卖,赵世炎被捕。7月4日,陈延年(陈独秀的长子)就义,7月19日,赵世炎在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枫林桥畔被害,据说他的头颅落地以后,身躯却立而不倒!赵世炎牺牲时年仅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