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北京中轴线上的风景之永定门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4 09:54:04    


沿着二环往北,很快就看到高耸的永定门城楼了。

现在见到的永定门城楼是2004年重建的,当年的城楼建于明嘉靖时期,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为影响交通以及毁损严重等原因,永定门城楼被拆除。永定门城楼是在原址上重建的第一座城门楼,城阙是重檐歇山顶结构,通体20多米高。虽然是新建的城门楼,可有点必须强调的是,当年拆除永定门城楼的砖都被保留了起来,以至于复建城门楼用的还是嘉靖时期的老砖。

说到这儿,估计有些人有点疑惑了,北京城不是明永乐时期建造的吗,永定门怎么是嘉靖时期的砖?

这就有个故事必须要说说了。

明朝永乐年间修建的北京城是正方形的,即北京的前门以北的那个方形城。后来到嘉靖时期,皇帝考虑要去天坛和先农坛祭拜,因此想在原来的北京城外面建座外城。任务交给了严嵩,可惜国家财力有限。

皇帝吩咐了,于是,他就在北京城外面建了一座外城,说是外城,其实只有外城的四分之一,即在老城的南面建造了一个凸出来的部分,即现在的广渠门、广安门、左右安门、永定门、东西便门这一圈。有人说这是严嵩糊弄皇帝,其实不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严嵩说其余的部分日后再想办法,一直到清朝灭亡,好像都没有人再想到办法,北京城就一直这样存在着。

清朝继承大统后,北京城照单全收,虽然将各个城门改名字的改名字,不改名字的换牌匾,基本都折腾了一个遍。后来,民国年间,有人请书法家将清朝的各个城门上的匾额摹写了一套,最后都不知所踪。

说来也怪,就在建永定门城门楼的前一年,有人意外地在先农坛的古建筑博物馆里的门前柏树下有一个永定门的匾额石刻,经专家鉴定,这块石匾竟然是明朝的实物。历史有时候就是那么机缘巧合,世间很多事就是那么说不清。现在看见仿明朝原件摹写的“永定门”,一定会觉得异常亲切吧。

站在永定门城楼底下,我还是感慨较多,想当年,这是进出北京城的交通要道呢,北京城相对于全国来说,几乎是最北边。当然,东北也有进出北京的,那都是带兵打仗的,官员、商贾和进京赶考的举子都要通过永定门进出北京,那是多么繁华呢。现代人对永定门没有感觉,那是因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让人们摆脱了永定门进出的限制,也许这是永定门一直沉寂在历史中的主要原因吧。

历史真的不该被忘记,1629年,皇太极带领十万大军绕过宁锦防线进入北京,得知北京城被围,袁崇焕带兵进京勤王,在广渠门外给了清军以痛击。后来,崇祯皇帝中了反间计,袁崇焕被杀。清军连忙杀了一个回马枪,永定门外有4万守军,一场血战下来,明军高级将领中,满桂、孙祖寿以及参将、游击三十余人全部战死,黑云龙、麻登云兵败被俘,四万明军主力非死即降,明朝的有生力量就这样被清军蚕食。

经过城门下的时候,我用心感受了一下,可惜,时间真的太久远了。那曾经的一切都被历史的尘埃淹没了。

进得永定门内,一条宽敞的中轴线直通正阳门,也许是为了复古的需要,中轴线的路边还保留了一段当年古道的遗迹,非常与历史厚重感。

当时比较急,就拍了这么一个角度的照片。

中轴线上的地标,看起来还是比较别致的。

永定门中轴线上有很多放风筝的人,这样的春天,最适合放风筝了。

这是保留的一段古道,看着特别有历史感。

南城也有很多地方建的非常好,这个建筑就是古色古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