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合作精神和战略远见才能塑造未来(国际论坛)
来源:人民日报

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过程中,那些秉持合作精神、富有战略远见的国家,将成为定义未来经济走向的关键力量
当今时代,各国经济紧密相连。中国不仅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期融资方面拥有强大实力,而且始终支持自由贸易,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成为全球重要的稳定力量。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带来公路、港口、铁路等合作项目,还促进了产能合作,带来工业区、机器设备和可持续的资金支持。中国资助建设的基础设施将生产中心与出口路线连接起来。
当前,对华合作已成为非洲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柱。非洲同中国的合作绝非单向依赖,而是经济互补关系的生动体现。在国际格局快速调整的当下,非洲正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与中国携手深化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这种基于互补与共赢的合作模式,在南美洲和东盟同样展现了显著成效。随着合作不断加强,这样的伙伴关系正逐步构建起抵御经济霸凌的坚实屏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注入强劲动力。
美国挑起贸易摩擦,波及最偏远、最脆弱的经济体,包括许多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或将承受美国关税措施的严重冲击。美国滥施关税将影响西非的农业贸易,增加南非工厂的投入成本,干扰东非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非洲经济日益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这增加了非洲发展受到外部冲击的风险。如果没有协调一致的风险管理框架,类似关税战这样的外部因素可能会对整个非洲大陆的发展产生持久的不利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长期以来一直是贸易争端的仲裁者。由于美国的阻扰,世贸组织上诉机构长期处于“停摆”状态。多边机制运行不畅,对弱小经济体造成严重打击——非洲国家等正越来越多地需要利用世贸组织来对抗不公正的贸易措施和技术壁垒。美国关税政策是对全球治理的侵蚀,破坏信任,阻碍长期投资。单边关税措施注定失败。美国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要想实现大规模再工业化,面临着重大结构性障碍,再多的关税措施都不过是困局中的无奈宣泄。
经济韧性不可能来自保护主义,而是来自合作、远见和长期结构性改革。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就是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努力。此外,通过金砖合作机制等,非洲国家正在深化同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国在技术、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关系。这些合作提供了更大的政策空间,有利于对冲美国造成的经济威胁。
展望未来,非洲一定会实现经济复苏。长期稳定的发展不会通过经济分裂来实现,而是通过增强集体韧性、共享创新和推动可持续增长来实现。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过程中,那些秉持合作精神、富有战略远见的国家,将成为定义未来经济走向的关键力量。
(作者为南非国家行政学院院长 布萨尼·恩格卡维尼)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0日第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