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让我重见光明”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摩洛哥舍夫沙万7月15日电 (记者管克江)7月14日,摩洛哥舍夫沙万穆罕默德五世医院的检查室内,眼压计、光学生物测量仪、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超声诊断仪等眼科专业设备整齐摆放,由上海眼科专家组成的中国眼科专家医疗组成员操作着仪器,为摩洛哥各地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光明行”术前检查。
“这是一例典型的老年性白内障,双眼都已是成熟期。这次我们需要先对严重的右眼做手术,让老人能够复明,提高生活质量。”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对一位70岁的大爷赫尔佐完成检查后表示。摩洛哥光照充足,白内障患病率高。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赫尔佐家住70公里外的山区,得知中国专家来了,村里特地派车送他来就医。
医院另一侧,两个手术室已经同步开启手术。开场就是一道难题:30岁的易卜拉欣先天白内障,手术过程中眼球不自主地振颤。主刀的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行政副主任郭涛表示,术后效果还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观察,但“只要能恢复0.1,医生就要按十倍的效果去努力”。
72岁的穆罕默德是来复诊的。多年前他两眼罹患白内障,在摩洛哥一家私立医院做了右眼手术,但仍觉得视物不清,这次请中国医生对左眼进行了手术。揭去纱布进行视力检查时,只见光标符号越来越小,穆罕默德自信地用手指着方向,脸上的笑纹堆了起来。“左眼视力1.0,右眼视力0.5。”听闻这个数据,穆罕默德开心地同每一位在场医护人员握手,抚胸致谢:“谢谢你们,中国医生让我重见光明。”
这天也是“光明行”的最后一天。在两周时间内,专家组前期筛查近600例患者,计划完成300例手术,最终成功实施337例手术。这也是舍夫沙万默罕默德五世医院近年来集中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最多的一次。“手术中80%以上都是疑难病例。通过中摩双方的协同合作,手术全部取得成功。”郭涛说。
中方专家组的到来为中摩医学交流提供了契机。来自拉巴特医院的眼科医生宰纳卜赶来同中方医生合作开展手术。“中国医生的专业素养和执行手术的高标准让我深受敬佩。这样的交流活动多多益善,将为摩洛哥医疗体系进一步完善注入活力。”
语言交流的不便、医院设施的制约……每天密集的手术下来,专家们的手术服都被汗水浸透。复旦大学眼科学临床教授季樱红说:“当摩洛哥病人揭开纱布复明的刹那,他们有的送上大大的拥抱,有的激动地留下泪水,还有的热情邀请医生和亲属合影。看着他们的笑脸,我觉得一切努力是值得的,‘光明行’拉进了中摩民众的心。”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副主任许宇表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光明行’帮助更多摩洛哥民众重见光明,更促进了双方医疗卫生领域合作,让中摩友谊不断获得新内涵。”
当天,按照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同摩洛哥卫生与社会保障部合作协议,“光明行”中国专家组还同舍夫沙万穆罕默德五世医院举行仪式,代表国家卫生健康委向摩方捐赠价值285万摩洛哥迪拉姆(约228万元人民币)的眼科医疗设备,可满足该医院高质量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的需求。穆罕默德五世医院院长莎拉·贾法尔表示:“中国医疗专家组就像家人一样,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光明行’活动是摩中友谊的象征。期待以这次行动为起点,摩中开展更多的交流合作。”
范先群表示,“光明行”促进了中摩医学交流,增进民众友谊。“本次活动是纪念中国向摩洛哥派遣医疗队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中摩友谊绵长,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深化。我们愿通过开展更多的医疗卫生领域交流合作,为中摩民心相通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