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啥情况?有理财产品年内收益率超3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10:29:00    

中新经纬7月27日电 (魏薇)近日,权益类理财产品表现亮眼,部分押对行业或板块的产品更是业绩突出。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有18只权益理财产品年内收益率超10%,还有产品年内收益率超30%。

九成公募权益理财取得正收益

Wind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存续的、由理财公司发行的公募权益类理财产品共有46只。

据Wind数据,截至7月24日,共有42只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年内收益率为正,占比超九成;有18只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率超10%,占比约39%。

与2024年同期相比,权益理财产品的业绩有明显好转。2024年同期,13只权益类理财产品取得正收益,收益率超10%的产品有5只。

从上述18只权益理财产品的管理人看,6只由华夏理财管理,光大理财和招银理财各有4只,信银理财和宁银理财各有2只。

Wind数据显示,上述产品中年内收益率最高的是华夏理财天工日开8号(贵金属指数),为31.72%。截至7月25日收盘,在35个Wind二级行业中,有色金属板块以31.20%的涨幅居首。该产品2025年第2季度报告显示,产品起始日期为2023年7月7日,截至报告期末产品存续规模为557万元。该产品为被动指数类产品,投资标的主要为标的指数成分股。截至报告期末,该产品持有的前十项资产分别为存款及清算款等现金类资产、湖南黄金、紫金矿业、山东黄金、中金黄金、湖南白银、贵研铂业、恒邦股份、山金国际、赤峰黄金。

来源:华夏理财天工日开8号(贵金属指数)2025年第2季度报告

华夏理财天工日开6号(微盘成长低波指数)今年以来收益率也有不错的表现,收益率达30.49%。据产品2025年第2季度报告,截至报告期末产品存续规模为526.83万元,该产品前十大持仓分别为存款及清算款等现金类资产、通源石油、海泰科、天秦装备、宏昌科技、三德科技、海顺新材、久日新材、创益通和泛亚微透。

年内收益率排名第三的是光大理财“阳光红基础设施公募REITs优选1号”,收益率为16.71%,该产品2025年二季度投资报告显示,其成立于2021年11月4日,截至报告期末存续规模为7040.43万元。从投资组合来看,该产品组合持有的主要是具有流动性的公募REITs。

光大理财在该产品二季度投资报告中表示,上半年,在无风险收益率的快速下行叠加机构欠配催化了REITs二级市场行情,经营较为稳定的品种更受青睐。经过四年多发展,中国REITs市场底层资产类别丰富,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产品净值增长17.13%,较好抓住了市场整体上涨机会,通过个券精选,获得不错的超额收益。

来源:阳光红基础设施公募REITs优选1号2025年二季度投资报告

在46只权益类理财产品中,仅华夏理财天工日开5号(AI算力指数)的年内收益率为负,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49%。产品2025年第2季度报告显示,其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为16.71%,报告期间(2025年3月31日至2025年6月30日)净值增长率为-1.38%。截至期末,产品持有的前十项资产分别为海光信息、中芯国际、长电科技、芯原股份、通富微电、士兰微、中国长城、寒武纪、存款及清算款等现金类资产、华天科技。

投资者该看哪个指标?

中新经纬查询多家银行App发现,不同银行对于理财产品的收益展示也不同。如招商银行App上多款权益类理财产品,在页面展示的是近1年涨跌幅或成立以来涨跌幅;华夏银行App上展示的是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

来源:招商银行App和华夏银行App

这两者有何区别?华夏银行App显示,区间涨跌幅是指最新净值日期和对应日的区间净值涨跌。年化收益率是指最新净值日期和对应日的区间年化收益。二者的赎回成本均未计入,并非最终持有到期收益率。

以华夏理财天工日开8号(贵金属指数)为例,7月25日中新经纬查看华夏银行App看到,该产品近1月区间涨跌幅为5.38%,年化收益率为65.50%;成立以来涨跌幅为43.88%,年化收益率为21.38%。

来源:华夏银行App

对此,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普益标准研究员崔盛悦认为,产品年化收益率与区间涨跌幅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年化收益率能够将不同期限的收益换算为统一标准,便于横向比较,但也需注意,产品短期的年化收益率(如近1个月/3个月)相当于通过假设短期收益持续来推算全年表现,并非实际收益,有可能会放大短期市场波动影响。区间涨跌幅可以直接展示持有期间的真实盈亏,能更直观捕捉特定市场环境下的收益特征,但也可能由于统计区间起止点的市场状态影响而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投资者需根据需求动态多维度选择评估指标,以便更全面地评估产品的收益表现。

另外,银行App多会展示近1个月、近3个月、近6个月、近1年等不同时段的收益率指标。对此,崔盛悦认为,权益类产品的净值波动与权益市场涨跌呈现高度正相关。由于权益市场具有高波动特征,因此权益类产品收益率在不同时间段可能呈现分化特征。短期指标(如近1个月、3个月)可以展现产品近期表现情况,但易受市场短期波动影响,且若采用年化收益指标进行评估,会进一步放大波动影响;中长期指标(如近6月、近1年)更能体现产品的长期表现,但也可能无法直观体现近期市场变化。

此外,崔盛悦强调,对于“今年以来区间/年化收益”这个指标,投资者需结合观察时点与产品存续期综合判断。若观察时点在年初较早时间点(如1月10日),该指标实际仅反映产品今年以来前十天的短期收益,难以体现产品真实表现。而对于不同成立时间的产品,同一时点的“今年以来”数据覆盖周期存在差异:例如6月30日观察时,年初及以前成立的产品已积累近半年业绩,而6月初新成立的产品仅体现一个月表现,两者因存续期错位导致横向对比失真。

崔盛悦建议投资者,应建立动态评估思维,以长期收益表现为核心,结合短期表现观察市场趋势,避免单一时段数据误导。最终决策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资金流动性需求及市场研判综合判断。

“权益类产品数量并未显著扩张”

7月25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 2.38%,同比增加7.53%。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9.8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20%;权益类产品的存续规模仅700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尽管政策层面鼓励理财资金支持权益市场,但近期全市场(不包含外资银行与合资理财公司)发行权益类产品的数量并未呈现显著扩张,今年以来各月的发行数量多维持在10款以下,且以私募性质产品为主,主力发行机构也集中在少数几家理财公司。相比之下,混合类及‘固收+’类产品的发行活跃度更高,特别是混合类产品,近期发行热度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崔盛悦说。

根据原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商业银行应当根据投资性质的不同,将理财产品分为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权益类理财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和混合类理财产品。

具体来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权益类理财产品投资于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投资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于80%;混合类理财产品投资于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且任一资产的投资比例未达到前三类理财产品标准。

崔盛悦分析道,首先,从银行理财的投研能力来看,银行在权益投资领域的投研能力与风控体系尚处于建设阶段,目前的优势仍集中在固收类资产配置。其次,投资者风险偏好也是关键制约因素。银行理财客户群体以中低风险偏好为主,对净值波动较为敏感,对权益类产品的高波动性的容忍度相对较低。因此,大规模发行权益类产品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银行理财机构更倾向于通过混合类或“固收+”产品参与权益市场投资,这样既能发挥银行在固收资产上的配置优势,又能通过权益类资产适度增厚收益区间,更符合银行理财投资者的风险收益预期。

一位理财公司人士对中新经纬表示,与权益类产品相比,其所在理财公司更倾向于发行固收+和混合类理财产品。一是因为银行理财的客户画像更看重保本保收益,尽管理财产品已经净值化转型、不会保本保收益,但客户的画像以及投资需求更侧重这方面;二是购买权益理财产品(风险等级R4、R5)大多需要到网点面签,客户很多时候会嫌麻烦,不如直接线上买基金;三是对于代销银行渠道来说,风险等级较高的权益类产品可能面临的回撤,潜在风险更高,也容易导致客户投诉,所以代销渠道在选择权益类理财产品时也会比较谨慎。

“理财机构也希望引导更多长期资金流向资本市场和权益市场,但现实中也会碰到上述问题,短时间很难扭转,还要陪伴客户走一段时间。”该理财公司人士表示。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魏薇:weiwei@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