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结营夜遇“小掌柜”,岳阳亲子跳蚤市场超有料

文/图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方芳
8月12日晚,岳阳楼区洞庭渔歌小镇烧烤广场的灯光比往常更亮些——100组亲子家庭带着满箱“宝贝”涌到这里,既是为“少年夜行文明探源”暑期研学营画上句号,更要在“童萌易趣·旧物新缘”跳蚤市场里,上演一场属于孩子们的“生意经”。当结营证书的郑重遇上“小掌柜”的吆喝,这个夜晚的快乐,比冰镇西瓜还甜。
结营仪式上:证书里夹着夜行的故事
19时30分,结营仪式正式开始,第一位学员代表陈一快步走上台,站定后,脸上带着参加活动后的充实与喜悦。
“这次‘少年夜行文明探源’活动,让我收获太多了。”陈一语气轻快地说,“在漆扇课上,我第一次知道原来颜料和水也能像跳舞一样,调出那么多好看的颜色。老师教我们‘错彩镂金’的技法,虽然我还不能完全掌握,但我明白了古人在制作器物时的用心。”
她顿了顿,继续分享:“以前我对家乡的岳阳楼没太多感觉,觉得就是一座老建筑。但通过这次活动,听着老师讲它的历史,再自己动手尝试画相关的图案,我突然觉得它变得特别有意义,好像和家乡的联系更紧密了。”台下的妈妈听得格外认真,想起女儿每天回家都兴奋地讲活动中的趣事,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随后,潘铁文走上台,他略显腼腆,但眼神中满是真诚。
“能参加这次活动,我特别开心。”潘铁文轻声说,“毛笔课给我的印象最深。以前我以为毛笔就是用来写字的,没什么特别。但当我亲手去梳兔毛、扎笔根时,才发现做一支毛笔这么不容易,要经过好多步骤,稍微不注意就做不好。”
他挠了挠头,继续道:“这让我想起爷爷常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前总觉得这是句空话,现在才真正明白,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认真对待,付出努力才能有成果。而且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动手,特别有意思,比一个人在家玩手机好玩多了。”
潘铁文看着台下,真诚地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学到了手艺,还明白了不少道理,以后有这样的活动,我肯定还参加。”话音刚落,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家长们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收获感到欣慰。
这两段朴实无华的感言,道出了孩子们在研学活动中的真实感悟,为结营仪式拉开了温暖而动人的序幕。
随后的证书颁发环节成了大型“凡尔赛现场”。小手接过烫金证书时,有人紧张得攥皱了纸角,有人骄傲地举过头顶,还有人偷偷把证书往邻座小伙伴眼前凑。

岳阳楼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钟瑜看着这一幕,笑道:“这些证书里,夹着的是孩子们在这次夜行活动中跑过的步、沾过的颜料、流过的汗。”
岳阳晚报社副总编辑韩章在致辞中提到:“研学不是让孩子记住知识点,而是让他们记得,自己曾为了看懂榫卯结构,趴在桌上琢磨一下午;为了画好草帽,把颜料蹭到鼻尖——这些鲜活的体验,才是最好的成长。”

跳蚤市场开市:“小掌柜”的脑洞比商品还精彩
“铜锣一响,黄金万两!”随着钟瑜敲响铜锣,50多个摊位瞬间“活”了过来。孩子们扯着嗓子吆喝的模样,比商品本身更吸睛。

周语桐把研学课上做的扎染布袋挂在脖子上,像挂着军功章:“买布袋送故事!这上面的花纹是用树叶拓的,我家院子里有同款树,买了可以去我家摘叶子哦!”她的摊位前很快围满了人。有人用一本《昆虫记》换走布袋,小语桐捧着书蹦起来:“这是我念叨了好久的书!”妈妈在一旁帮她整理被风吹乱的价格牌,牌上“5元交易币”的字样被画成了花朵形状。

刘彦安则发明了“买一送一”的“套路”:“买我的奥特曼卡片,送妈妈一个‘夸夸贴’!”他从盒子里抽出一张手绘贴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妈妈今天最漂亮”,逗得围观家长直乐。
一位妈妈真的用5元交易币买下卡片,笑着说:“这‘赠品’比卡片值钱!”刘彦安悄悄跟妈妈说:“你看,我学到的‘营销’用上了吧?”原来他前一天特意做了“功课”。

市场里最热闹的要数“物物交换角”。黎茗竹想用自己的手工皂换一本《小王子》,跟摊主讨价还价时急得直跺脚:“我的皂是柠檬味的,洗袜子特别香!”最终,她成功换到书,抱着书蹲在地上就翻了起来。

家长们则在一旁当起“军师”。王女士帮儿子整理价格牌时憋着笑:“他非要把奥特曼定价‘100个拥抱’,我说交易币不够用,他说‘那就先欠着’。”
而周先生的手机相册里,存满了儿子被“顾客”问住时挠头的样子:“平时话痨得很,真有人问‘这个乐高少个零件咋办’,他反倒脸红了,憋半天说‘可以想象它是新的’。”
交易币成了孩子们的“硬通货”。方瀚琦揣着30元交易币“扫货”,先花5元买了个万花筒,又用10元拍下半盒水彩笔,最后剩下的钱全买了摊位上自制的饮料分给小伙伴。“老师说‘钱要花在喜欢的地方’,我觉得很对!”

拍卖会上:10元起拍的皮卡丘被拍出“天价”
20时40分,跳蚤市场的喧闹渐渐平息,新东方教育集团岳阳区域负责人张邵勇走上台,拍卖环节正式开始。孩子们攥紧手里的交易币,眼睛瞪得圆圆的,连周边几位商户也凑过来看热闹。“接下来要拍的几件宝贝,都是孩子们平时爱不释手的心头好。”张邵勇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一阵小声的欢呼。
先是一个双肩包被带了上来,拉链上挂着颗星星挂件,是刘子墨幼儿园时的书包,“现在装不下课本啦,但装玩具正合适。”10元起拍后,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竞价,最终被一位妈妈以45元交易币拍下,“给二宝当玩具包正好。”
随后登场的是条灰色条纹的毛毯,边角有些起球,是黄橙子妹妹用过的旧物。“她现在长高了盖不下了。”小姑娘小声介绍着,可5元起拍价。喊了三遍,台下始终没人举牌。“看来它在等更需要的人呢。”张邵勇笑着把毛毯叠好放在一边,黄橙子悄悄说:“没人要我就捐给山区小朋友。”
当陈一抱着一个肚子鼓鼓的黄色皮卡丘娃娃时,台下突然炸开了锅。“起拍价10元交易币!”
“15元!”黎茗竹举牌的同时,怀里还抱着刚换的《小王子》。
“20元!”穿蓝T恤的男孩把交易币攥得沙沙响。
“50元!”君山酱板鱼老板突然出声,她被这边的热闹勾了过来,手里还捏着没来得及整理的零钱。
“60元!”还有小朋友急得踮脚,把兜里的交易币全掏了出来。
价格一路涨到80元时,只剩下君山酱板鱼老板和一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在较劲。
“100元现金!”君山酱板鱼老板突然提高声音,手里举着一张崭新的百元钞。全场瞬间安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可是今晚第一个用现金拍出的“天价”。
张邵勇看着这一幕笑出声:“今天最高的价格是100元,但最贵重的,是孩子们把宝贝交出去时,眼里闪着的光。”
张邵勇看着小小的“拍客”,打趣道:“今天的小老板们不仅会赚钱,更会‘散财’——这种快乐,可比考100分更实在。”
离场时:交易币里裹着实践的甜
21时许,市场渐渐散去,孩子们却不肯走,拉着新认识的“生意伙伴”打开手表电话碰一碰加好友。周语桐的布袋空了,却换回一袋子书;刘子墨的奥特曼卡片少了一半,兜里却多了好几颗别人送的糖;陈一抱着给奶奶的扇子,还收获了林溪画的“扇面保养说明书”,上面画着一只卡通手,正轻轻擦拭扇面。
家长黄女士看着儿子数交易币的样子,感慨道:“平时给他100元都不在乎,今天为了5元交易币跟人讨价还价半天,还学会了说‘谢谢惠顾’。这种成长,花钱买不来。”
岳阳日报小记者活动中心负责人王泽文在离场时说:“文明实践不只是讲道理,更是让孩子们在摆摊时学会尊重,在交换时懂得分享——这些藏在笑声里的道理,最有力量。”
活动接近尾声,工作人员开始收拾场地,昏黄的灯光下,竟发现了不少“遗落的宝藏”。
有个没卖完的小橘灯,灯芯还亮着;几支没换出去的毛笔,笔帽上贴着手写的“岳州雅器”;还有一张画满星星的纸,上面写着“今天赚到了12个朋友”。这些“宝藏”被小心翼翼地收进箱子,准备下次活动再还给孩子们。
灯光洒在收拾摊位的小身影上,有人把没卖完的玩具装进捐赠箱,有人拿着交易币去兑换文创体验券。这个夜晚,没有谁记得谁赚了多少钱,但大家都记得:有个扎羊角辫的女孩,用自己做的小橘灯换了一个拥抱;有个戴眼镜的男孩,为了卖出一支毛笔,讲了半小时岳州笔的故事;还有无数双沾着颜料、糖渣的小手,紧紧攥着属于自己的“战利品”,也攥着这个夜晚最甜的回忆。

结营不是结束,就像那些没卖完的手作,还在等待新的故事。或许某天,当这些孩子看到岳阳楼的斗拱,会想起自己拼过的榫卯模型;吃到冰糖葫芦,会念叨“绍熙年间的故事”;整理旧物时翻出那张烫金证书,突然明白:原来成长,就是把那夜的欢笑,酿成了往后日子里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