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王琦书院湖南分院今天成立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张湘卓 实习生 杨淅茹)中医药优秀人才如何“化蛹成蝶”完成高层次进阶?今天,王琦书院湖南分院在长沙正式成立,落户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湖南分院是王琦书院第12家分院,也是首个落户科研院所的分院,将通过经典研修、跟师学习、临床实践和素养提升,着力提升学员的战略思维能力、临床诊疗能力、原创思维能力和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
院校与师承教育融合培养名医
王琦书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发起,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支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之前已在全国11个省市设立分院。
据介绍,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中医药院校教育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想要实现具备中医主体思维的战略、领军、拔尖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增强中医药解决疑难病、罕见病的当代价值和贡献度,师承教育是重要路径。
王琦书院的定位是培养中医药领军人才,也就是要培养名医、名师和名家。对此,王琦书院聘请了钟南山、张伯礼、路志正、孙光荣等115位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学大师任特聘教授。在教育方式上,王琦书院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师承教育俗称“师带徒”,注重跟师临诊、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但一对一的学术交流有其局限性。因此,王琦书院采用课堂教学、体验临床、自由探讨三种教学模式,为的就是能更好地将院校教育的“标准化”与师承教育的“个性化”相融合。
王琦书院的学员从杰出青年、长江学者、岐黄学者、名中医中遴选,书院提供最高层次的教学资源,院士们公益来授课。于2023年被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遴选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院士支招湖南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创新之路
对于湖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王琦院士认为,湖南中医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彰显湖湘特色的创新之路。一方面,要推动临床创新。湖南的各级中医院在疑难病、慢性病、治未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湖湘特色诊疗方案”,让中医药在基层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要促进科研突破。湖南是“中药资源大省”,拥有“湘九味”道地药材(如百合、玉竹、黄精等),以及杜仲、博落回等特色药材,要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中药现代化研究,提升湖湘中药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此外,还要推动产业融合。湖南中医药产业基础良好,邵东“南国药都”享誉全国,岳阳洞庭药谷、湘西民族医药等具有独特优势,要探索“中医药+文旅”“中医药+康养”等新模式,打造湖湘中医药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和健康湖南建设。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葛金文受聘为王琦书院分院院长。他表示将以“扎根湖南、服务三湘”为初心,以“培养一批、带动一片、辐射全局”为行动纲领,倾力打造湖南中医药人才教育的“第三驾马车”,为中医药强省建设输送栋梁之材、厚植发展根基,全力助推健康湖南建设,切实惠泽三湘父老。
7月19日至20日,王琦书院湖南分院成立大会暨王琦书院岐黄学者第十七期培训班、王琦书院湖南分院第一期学员培训班在长沙举行。院士、国医大师、岐黄学者等多位国内知名中医药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