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少荃湖片区拟建设两条低空航线
9月5日,全国科普月新站高新区主场活动暨“低空经济启航·飞天科技与视听艺术融合创新”活动,在合肥新站高新区少荃湖科创中心拉开序幕。未来,少荃湖片区拟建设两条低空航线。

启动
随着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实施,原“全国科普日”升级为“全国科普月”。今年9月,是全国首个全国科普月。
5日上午,在合肥新站高新区少荃湖科创中心,全国科普月新站高新区主场活动拉开帷幕。此次,“低空经济启航·飞天科技与视听艺术融合创新”活动,是一个产、学、研集聚的盛会。
活动现场,合肥新站高新区管委会、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中通森原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安徽中通森原科技有限公司与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同为校企共建新媒体电商人才教学基地、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实践基地,中通快递低空经济发展安徽中心揭牌。
接下来,各方将通过“产学研用”合作,构建“基础教学-专项提升-创业孵化”成长通道,为区域产业发展和场景应用培育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
放眼全省,首个科普月将有近万场科普活动陆续开展。这场全民科学盛宴将以更宏大的格局、更丰富的形式、更深入的触角,把科学的种子播撒至城市街巷、乡村田野、校园课堂与数字云端。
航线
在路演环节,安徽中通森原科技有限公司、合肥电信的专家围绕“科技+文旅”、低空经济场景应用、低空基础设施组网展开项目介绍和经验分享。
合肥电信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合肥市政务服务中心空中邮路起降点,无人机升空之后,将证件、公文类等政务类特快专递运送到15公里外的合肥火车站邮政处理中心。
15公里的路程,在高峰期,开车需要约40分钟,而通过“空中邮路”运输,仅需要15分钟。自从今年2月这条“空中邮路”开通以来,日均运输特快专递超过200件。
如今,随着低空飞行器等新兴航空设备的广泛应用,低空空域的使用变得越来越频繁,低空空域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低空经济场景应用项目发布环节,少荃湖低空基础设施组网项目对外亮相。
相关人士介绍,少荃湖低空感知网络试点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首批完成少荃湖、磨滩两个区域建设及数据调测,满足政府监管要求。之后,依托一期成果快速开展二期建设,完成六大区域全覆盖。
据介绍,少荃湖片区内为旅游观光区,拟规划划设两条航线,适合航线保护型方案,总覆盖面积约4平方公里。另外,计划采用“5G-A主动感知+协议解析被动感知+光电图像感知”方式,获取无人机全维度信息。
发展
作为全国首家城市综合开发试点区和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近年来,合肥新站高新区充分发挥辖区内科创企业、高等院校等社会力量作用,积极探索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新路子,为“科创+科普”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搭建了桥梁。
如今,各级科普教育基地也在合肥新站高新区遍地开花。
比如,朗巴航空科普馆荣获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国轩高科、淮合花园小学被认定为省级科普示范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等14家单位被认定为市级科普教育基地。
当前,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加速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引擎。
合肥市出台了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围绕技术研发、适航取证、场景拓展、标准制定等方面,“真金白银”扶持低空经济产业。
与此同时,合肥新站高新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抢抓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发展机遇,出台了区级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低空经济作为全区未来产业的重点方向。
据悉,目前合肥新站高新区已集聚了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中通森源、行云科技、空星智导、精蓝科技等一大批低空企业及创新平台,全区低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
合肥新站高新区将充分发挥高效的服务能力,依托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构建丰富的应用场景平台,与相关企业及高教院校共同努力,共同谱写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新篇章。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方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