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宜居和美”架桥梁 物业“冰山”巧融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0:27:00    

前不久,一笔51.7万元的“高额”物业费欠款,让合作多年的物业公司与开发商剑拔弩张。然而,在区法院 “宜居和美” 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的调和下,这场原本要对簿公堂的风波不仅得到了圆满的化解,更维系了双方多年的合作关系。

这起纠纷源于原告某物业公司与被告某开发商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该合同自2019年10月小区交付起,由原告依照合同约定为被告提供物业管理服务,但被告因房子长时间未出售,始终拖欠物业费及公共能耗费,截至今年3月,累计欠款已达51.7万元。在多次催要无果后,原告无奈起诉至法院。区法院接到案件后,考虑到双方矛盾尚未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便进行了诉前调解。调解中,调解员王国梅先通过实地走访,核查物业服务的实际情况。

区法院人民调解员王国梅介绍,开发商因商品房销售滞缓导致资金短缺,因而未能按期支付物业费用。然而,物业公司强调其已按合同约定提供完整的物业服务,开发商长期拖欠服务费用影响公司正常运营,由此引发双方矛盾。

了解到矛盾点所在后,王国梅主动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从经济成本角度着手,为被告房地产开发商细细算清了一笔“利弊账”。

区法院人民调解员王国梅说,若通过司法程序解决,被告除需支付欠款外,还将额外承担滞纳金与诉讼费用。由于欠款时间长达三年,这两项附加费用累计可达70余万元。如此一来,开发商的债务负担将愈发沉重。目前通过我方调解,不仅可以免除诉讼费用,滞纳金部分亦可协商减免。

经过王国梅多轮耐心细致且专业的沟通协调,双方都表示愿意各退一步,达成和解。最终,物业公司将总欠款从51.7万元减少至50万元;被告开发商也承诺,在2025年10月30日前,分批次付清这50万元物业费。

据了解,“宜居和美”是区法院立足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打造的物业纠纷预防化解特色品牌。该品牌聚焦物业管理中的矛盾纠纷化解、法规政策落实等,构建起“预防在先、调解前置、法治护航”的全周期服务体系。近年来,随着居民维权意识的提升,区法院受理的物业纠纷类案件也愈发多样,涵盖违建、消防通道占用、楼梯堆物等诸多问题,涉及132个小区。得益于调解工作的扎实开展,物业纠纷类案件调解成功率达8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