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成安林 通讯员 李梦茹“没想到,我们这些腿脚不方便的,在家门口就把残疾人证办好了,真是太感谢了!”6月30日,武陟县龙泉街道荆辛庄村村民荆小年说起家门口的便民服务,感激之情溢于言表。74岁的荆小年,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肢体残疾,只能依靠轮椅行动,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儿媳照料年幼的孙子
“秧歌扭起来,政策学起来!”在小店乡朱庄村文化广场上,一位回族姐妹拉着汉族朋友的手,随着音乐跳起融合民族色彩的广场舞。这是小店乡“同心联结·舞动健康”活动的日常一幕,也是深化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小店乡以群众性文体活动为载体,创新实施“同心联结”工程,探索出一条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实践路径
全媒体记者 闫亚铭 苏长春近年来,驿城区老河乡石古庄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按照整洁美、卫生美、绿化美、文明美、和谐美“五美”标准,扎实推进美丽庭院创建,以庭院“小美”扮靓乡村“大美”,展现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新面貌,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为把石古庄村建设成为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四美”乡村,近年来
4月17日,位于方城县赵河镇孙彰庄村的河南瑞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供港蔬菜基地,上千亩蔬菜翠绿鲜嫩,长势喜人,数百名工人在菜田里忙着采收、分级、装箱,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进入4月份,每天有近30吨高品质蔬菜从基地出发,直接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基地生产经理刘太站介绍,基地每天有专人负责菜心的采收
记者 许静在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当下,西平县盆尧镇陈老庄村以红娘协会为支点,搭建起一座座追求爱情、创业奉献、家风优良的连心桥,开创了婚俗改革服务效能提升的新范式,推动服务向末梢倾斜、向家庭扎根,为乡村治理赋能蓄力。“三看标准”取代“三金彩礼”“奋斗让青春有方向,缘分让爱情有温度……”4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