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济南市文化馆古琴艺术传习班圆满结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8:14:00    

弦歌雅韵传薪火,素指清音谱新章。5月24日,在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期间,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弦歌雅韵 薪火相传”济南市文化馆古琴艺术传习班结业展演在多功能厅举行。

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古琴优秀青年传承人、古琴爱好者及学员亲友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学员们历经数月勤学苦练后的精彩成果,感受千年古琴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演在学员们合奏的《酒狂》中拉开帷幕,大家配合默契,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生动展示了高洁如玉的品格及高雅的艺术情操;一曲《沧海一声笑》,大气磅礴、潇洒自得,整首曲子酣畅淋漓。

随后,朱成林老师与学员们用中国传统古琴曲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凤求凰》,生动诠释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浪漫爱情故事,悠扬婉转,赢得现场阵阵掌声;赵滢晖老师与学员带来的《秋风词》,以深沉的旋律演绎出相思别绪,指尖起落间,千年前的不舍与牵挂化作袅袅琴音。

最后,两位老师分别用以水之形、以音之境,探寻抚琴者知音的《流水》和以“春意盎然、奋发向上”为主题,既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激越,又有“涧底小溪”般的舒缓,情感张弛有度的《春风》为展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市文化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张琳为传习班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她希望大家共同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积极推动非遗保护和传承,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优秀学员代表在分享学习心得时提到,学习古琴不仅是掌握了一门技艺,更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得内心的宁静,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习班老师朱成林表示,经过为期半年的系统学习,大家掌握了古琴基本的常识和演奏技法,为学习者打开古琴艺术之门。今后将不遗余力地发挥“传、帮、带”作用,全心授艺,不断发展壮大济南古琴的传承队伍。

琴声绕梁,余韵不绝。此次古琴艺术传习班结业展演不仅是对学员成果的展示,更是一场传统文化的生动传承。

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耕古琴艺术传播,搭建更多学习与展示平台,共同守护非遗根脉,让千年雅韵在新时代中焕发勃勃生机!(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陈炜敏 通讯员:董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