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稳岗促就业·烟台行动|解码新城金矿的聚才之道与留才智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09:11:00    

在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城金矿的会议室里,应届毕业生小李郑重地签下就业协议。“这里的工作氛围和发展前景让我充满信心!”小李的眼中闪烁着期待。他是新城金矿今年吸纳的第134名新员工,也是这家企业“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理念的生动注脚。

作为莱州市的“黄金名片”,新城金矿始建于1975年,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淬炼,已跻身全国累计产金过百吨的六大黄金矿山之列,更以“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的殊荣,成为行业标杆。在这座“金山”背后,是一套以“精准引才、科学育才、稳岗拓岗”为核心的就业生态体系,它不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也为烟台市稳岗促就业行动提供了可复制的“黄金样本”。

以情引才

让招聘会变成“校友会”

“金杯银杯不如师兄师姐的口碑!”在中国矿业大学的招聘会上,往届毕业生小王的分享引得台下学子们频频点头。作为新城金矿“宣讲人才库”的一员,小王以亲身经历讲述了企业如何通过“师徒制”帮助新人快速成长。这种“以老带新”的宣讲模式,让招聘不再是冷冰冰的流程,而是一场充满温度的对话。

为了精准对接人才,新城金矿将招聘路线细化到每一所目标高校:从原煤炭工业部直属院校到山东省内重点高校,26所院校的官网和第三方平台同步发布岗位需求,形成“线上+线下”的全覆盖网络。更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创新推出“现场宣讲+现场签约”的融合模式,简化流程,用高效打动人心。“我们不仅要招到人,更要招对人。”新城金矿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

柔性机制

给人才一个“缓冲带”

“签了三方协议后压力很大,幸好企业给了‘观望期’。”应届生小张提到的“观望期”,是新城金矿的创新之举——通过签订非正式的两方协议,既能缓解学生的抉择焦虑,又为企业保留了人才预留空间。这种柔性机制,实现了企业与人才的“双向试探”,最终促成“双向满意”。

留人贵在留心。新城金矿深谙此道:人才补贴、薪酬激励、科技创新奖励……一系列政策让员工既得“实惠”,更见“前途”。企业发放的218项科技创新奖,不仅让职工收获真金白银,更点燃了他们的创新热情。此外,校企合作计划的推进,让内外部孵化基地成为人才成长的“加速器”。“我们要让每位员工都种下一棵‘梧桐树’,既能扎根,也能参天。”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成长生态

让每粒金子都发光

“在这里,你能感受到被重视的价值。”一位技术员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员工的心声。新城金矿将“平安、生态、活力、人文”的理念融入日常:智能化改造减轻了一线劳动强度,绿色矿山建设提升了工作环境品质,文体活动则让“同事”变成了“家人”。

这种人文关怀已经延伸至职业发展的每个环节。新入职员工会收到一份“成长路线图”,明确培训、晋升的路径;骨干员工可参与“揭榜挂帅”,挑战关键技术项目;甚至离职员工也会被纳入“校友库”,享受企业持续的资源支持。“人才与企业,应是彼此成就的关系。”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的一句话,道出了稳岗就业的深层逻辑。

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时代命题下,新城金矿以“匠心”打磨人才生态,用“新招”破解稳岗难题,为烟台市就业扩容提质提供了鲜活范例。正如那扇面上的金色脉络,每一笔勾勒,都在书写“聚才筑梦”的崭新篇章。

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通讯员 都杰 郭豪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