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多家医院陆续开设夜门诊 破解就医、应诊“时间困局”
夜门诊:破解就医、应诊“时间困局”
对患者来说,更好解决“请假难”“挂号难”等问题;就医院而言,是对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7月15日晚上8时,高温且热闹的城市逐渐回归凉爽和宁静,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依然灯火通明,记者在刚开启不久的暑期夜门诊看到,就医秩序井然,家长们安抚着小患儿在候诊区安静地排队等待。
近年来,为精准破解群众看病就医难点,青岛多家医院陆续开设夜门诊,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学生等群体选择在非工作时间接受医疗服务,老年人也可以避开高温时段走进医疗机构接受健康管理。
近日,记者走访青岛多家开设夜门诊的医疗机构,探求夜门诊背后的现实意义。
夜门诊解决请假、挂号双重难题
“从目前的检查结果看,孩子使用角膜塑形镜后,近视度数没有明显的增长,但孩子出现的散光问题,家长应给予足够的重视。”7月15日晚上7时30分,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眼科诊室内,副主任医师郭佃强正耐心地向孩子家长解释着检查结果。这是他当晚接诊的第27名患者,诊室外还有9名预约挂号的小患者在等待。
从7月2日晚上开始,市妇女儿童医院暑期夜门诊服务再度开启,儿童保健科、口腔科、皮肤科、心理科、眼科、中医儿科六个科室的服务时间延长到了晚上9时。记者探访时发现,在这些科室,夜门诊的小患者们享受到了与白天同样的专家诊疗服务,但不同于白天家长们的行色匆匆与焦躁不安,夜门诊的家长脸上多了几分从容与平和。他们告诉记者,夜门诊为家长切实解决了“请假难”和“挂号难”的双重难题。

家长陪着小患者在眼科夜门诊候诊。
当晚8时,带着9岁儿子走出口腔科诊室的孙先生告诉记者,暑假是给孩子看牙的最好时机,但前期的根管治疗加上后期补牙,起码要带着孩子跑四五趟医院,单位很难批给他这么多次事假。如今有了夜门诊,他可以下班后带着孩子来医院就诊,还能从网上约到专家号,给孩子看病的难题迎刃而解了。
延时便民之风从大医院吹向基层
因夜门诊获益的不只是儿童,开设夜门诊也不仅仅在暑期。
中医科和康复科的治疗要求长期性和连续性,难住了白天要上班和学习的患者。2023年前后,青岛多家医院的中医科和康复科陆续将门诊服务时间延长到晚上7时甚至8时,更好地解决了一些患者看病就医的难点。
7月14日晚上7时,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康复医学中心仍然有十多名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多为因颈肩腰腿痛前来就医的年轻人。“以往我们下班时,康复科也已经下班了,周末康复科又一号难求,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到路边小店推拿按摩,康复效果不好,安全也没有保障。”2024年4月,该院康复医学中心的夜门诊启动后,27岁的孙先生经常下班后来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困扰他多年的颈椎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自2023年6月起,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中医科在每个周四的晚上都会启动“延时服务”。下午5时常规门诊结束后,中医一科主任任万雷会继续为患者看诊直到晚上7时,15个夜门诊号常常提前一周就被抢光了。“中医诊疗具有连续性,很多患者需要每周或者每两周看诊一次,夜门诊不占用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时间,提高了他们定时复诊的积极性。”任万雷说。
同样受到患者欢迎的还有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该科室从2023年2月至今坚持实施针灸延时门诊服务。不仅上班族和学生可以在晚上“错峰就医”,夏季很多老年人也可以避开白天的高温时段,选择在凉爽的傍晚到医院针灸康复。
这股延时门诊的“便民之风”已从三级医院吹向了基层。市北区12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根据实际情况,将门诊服务时间延长到了晚上6时甚至7时。在西海岸新区区立医院,中医科、小儿内科和视光医学科都在工作日开设延时门诊服务,名中医团队“超长待机”,精准匹配上班族的生活节奏,帮助更多患者告别就医“拖延症”。
合理配置资源让守护不分昼夜
晚上有急诊,为什么还要开设夜门诊?是不是所有医院都有必要开设夜门诊?
“夜门诊有别于急诊,解决的是群众日常看病就医的需求,提供的是更为专业的诊疗服务,相当于白天门诊的延续和补充,而非替代。”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医务科主任于海玲介绍,开设夜门诊也是优化配置医疗资源的过程,一方面,夜门诊可以为急诊科分担相当数量的非急症患者,让急诊真正服务于危急重症;另一方面,夜门诊可以分流白天尤其是周末扎堆就医的人流量,缓解医护人员的压力,提升群众的就医体验感。
于海玲介绍,医院会密切关注季节性疾病流行趋势和患者实际需求,动态调整夜门诊科室。近期,医院门诊患者流量监测数据显示,暑假期间儿童保健科、口腔科、皮肤科、心理科、眼科、中医儿科六个科室的门诊量显著增加,且有大量家长咨询这些科室夜门诊的开设情况。为了缓解这六个门诊白天的诊疗压力,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为孩子和家长的看病就医提供方便,医院经过综合研判后确定这六个科室开设夜门诊。
夜门诊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但对医务人员来说,也意味着时间上和精力上更多的付出。在市妇女儿童医院,夜门诊的出诊医生均为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他们在每天正常工作之外,还要额外付出4个小时,为“错峰就诊”的患者提供服务。
为夜门诊付出的不只是医生,检验科、影像科、超声医学科等科室夜间在岗为诊断科室提供辅助,药房、收费处、导诊台等部门也要同步运行。“我看病开方经常持续到晚上7点,中药房抓药的药师有时要跟着忙活到晚上8点,确保每名患者都能满意而归。”任万雷说。
在夜门诊医护人员们看来,夜门诊虽然延长了工作时间,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白天门诊的工作强度。经过多年的探索,各家医院因地制宜制定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夜门诊排班机制,通过优化就诊流程,提升门诊管理效率,可以最大程度为夜门诊医护人员“减负”。
在医院管理者看来,夜门诊的价值不仅在于延长了几小时的诊疗时间,更在于它体现了医疗体系对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尊重。毕竟,健康守护,本就该无分昼夜。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和职业多元化发展,夜门诊或将成为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健康守夜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