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打造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特色产业园 成都拟给予1000万元支持
记者24日从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获悉,《成都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成都市算力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自5月23日起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为30日。
《成都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拟从做强产业载体、拓展场景应用、优化算力供给、推动模型应用、促进数据利用、鼓励企业上榜、支持品牌推广、引育顶尖人才八方面入手,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发展。
每年发放最高1亿元“算力券”
做强产业载体。鼓励各区(市)县积极打造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特色产业园(含园区、社区、楼宇等空间载体),为入驻企业提供算力支持、数据开放、金融服务、场景验证、合规指导等全方位服务,每年择优遴选特色产业园,对园区运营主体给予经费支持。每年根据《特色产业园遴选指标》择优遴选4个特色产业园,每个给予运营主体一次性1000万元经费支持。
拓展场景应用。一是支持基于开放场景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开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每年择优遴选优秀场景案例,对场景提供主体(非政府投资主体)给予奖励。每年根据《优秀场景遴选指标》择优遴选不超过10个优秀场景案例,对场景提供主体(非政府投资主体)按其投资采购人工智能产品及服务金额的20%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二是鼓励重点企业联合场景应用方、高校院所、中介机构等组建联合体打造创新应用场景,每年择优遴选标志性应用场景综合解决方案,对牵头重点企业给予奖励。每年根据《标志性应用场景遴选指标》择优遴选不超过10个标志性场景解决方案,对牵头重点企业按其研发投入的20%给予奖励,单个项目最高200万元。
优化算力供给。鼓励符合条件的算力供给方(以每年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统计公布的名单为准)以优惠价格提供高质量算力服务。每年发放总额不超过1亿元的“算力券”,用于降低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推理和行业应用成本,对算力购买方按照国产算力50%、非国产算力30%的比例(其中中小企业按照国产算力60%、非国产算力40%),每年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补贴。
鼓励人工智能大模型广泛应用
推动模型应用。鼓励人工智能大模型广泛应用,对企业通过调用、私有化部署等方式,依托经备案、登记或认证的人工智能模型开展模型服务、智能体开发应用等,达到一定规模、具有良好成效的,对模型购买方给予资助。按不超过模型购买费用(包括模型订阅或API调用费用、模型服务平台和智能体应用开发工具使用费用)的30%,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
促进数据利用。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利用高质量数据集开发大模型,对通过数据交易平台购买非关联方数据集的企业给予资助。按不超过合同金额的30%,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
鼓励企业上榜。一是鼓励企业提质发展、争榜进位,对于新进入国际国内权威智库发布的人工智能全国100强、50强、20强榜单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二是对于入选国家部委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典型案例的企业,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
支持品牌推广。一是鼓励企业参会参展,强化企业品牌建设,对参与人工智能领域国内外顶级展会的企业,按照实际展位费用、展品运输费用给予专项支持。按照实际展位费用、展品运输费用的50%,给予最高20万元支持。二是鼓励商协会(联盟)组织人工智能企业参会参展,提升企业市场拓展能力,对商协会(联盟)给予标准定额支持。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艳玲
编辑:段琪琳 责编:高婷